武宁路小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一、工作重点
(一)一个中心工作
以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为中心工作,将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与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化作为工作重点,按照疫情发展的实际情况平稳有序的推进日常教学、566走班课程、社团课程、学生活动、爱心补课班、晚托服务等工作的恢复。
(二)四个重点任务
1、恢复与落实规范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做好教学质量控制,组织好教学管理各环节的考评与考核。继续开展校本特色的“打造升级版学堂”,结合线上教学经验,聚焦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主题开展探索研究。
2、继续推进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重点课题——《武宁路小学智慧校园评价系统设计与实施》,围绕学科核心评价指标,完善细化指标,进一步规范基于“等第制”的学习评价,进一步完善评价操作流程,恢复发送《综合评价报告》。
3、进一步统整原有“探索派、文化节、成长季、少年说”四个序列的课程及各类活动,按照《武宁路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通过从儿童生活出发选取主题,围绕 “我与自我”、“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三个维度设计实施主题综合活动。
4、与嘉定区武宁路实验小学一起,通过办学理念共识、资源共享、师资共建、特色共创、课程共建等举措,充分发挥优势互补、品牌增值的协同效应,携手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
二、工作内容
(一)教学工作
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
切实引领教师确立素质教育观念,坚持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学生差异发展,坚持学生持续发展,营造“开架”教育的良好氛围。
2.执行以课程计划为核心的课程目标。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规定课程,在探究学科和拓展性学科中形成自己学校的校本课程,在校园体育活动中凸显特色。
(2)各科教学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不得随意加深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杜绝随意删减课程、增加课时、挤占课时、应付课时的现象。
(3)任课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遵守课堂秩序和教学规范,不得随意调课、让课。
3.落实以规范实效为主旨的管理目标。
(1)加强教学常规及教师教学规范管理,定期与随机相结合组织好各项常规检查,及时推广先进经验,限期整改存在的问题,强化对各学科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狠抓落实。
(2)加强对考查学科的整体教学情况的检查与监督。加强提高体育工作水平,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认真实施小学体育兴趣化建设,继续推进体育课“4加2”上课模式,并在各年级实施分类的锻炼目标,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推行以等第评价为标准的测评目标。
(1)结合市级课题《武宁路小学智慧校园评价系统设计与实施》结题,进一步完善各学科评价指标。本学期重点完成语文、道法学科(3——5年级)第二学期的单元评价指标。
(2)继续抓实测试的批改与评价,力求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成果等方面综合评价,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突显学生的个体情况。5.设立以青年成长为愿景的培养目标。
依托区工作室、学科指导团队的培养力量,在既有一系列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与实施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反思、深入推进、创新发展,做实、磨亮“智慧沙龙”品牌,促使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
(二)德育工作
1.加强师德建设
进一步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渗透教育。扩容班主任队伍建设:在全员育人的教育大背景下,要求199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青年教师全员参加班主任相关培训,成为充实班主任队伍的后备力量。细化班主任评价内容:根据学期主要活动、常规检查工作、上交资料等工作表现,进行每月考核,对于表现特别突出的将进行额外奖励。若期末总评的C档超过总项目的60%,则采取末位淘汰制,并计入期末绩效考评。加强班主任培训:通过校本培训、班主任例会、外出学习观摩等方式,开展每月培训和寒、暑假集中培训。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训制度。鼓励特色班队申报:要求班主任学期前进行特色班队申报,学期中进行特色班队创建,学期末进行特色班队认定。
2.高度重视养成教育
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根据新的《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等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机制,并形成以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围绕“节约粮食”、“劳动教育”两大主题,加强班级管理,经常性地进行班容班貌检查,将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努力达到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各年级、各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着重对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重点的文明养成教育,在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要坚持高标准、低起点、多层次、严要求、重训练的原则。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全面开展节粮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等活动。9月:开展以“健康快乐身心,乐活精彩校园”的课间操评比活动,每个年级的最佳作品将在本年级进行推广。10月:以“建队风、抓队纪”为主题,开展“敬一敬队礼(团礼)、唱一唱队歌(团歌)”的评比活动。11月:结合科技节主题,开展主题班队会评比活动。12月:组织品牌爱心义卖活动。
4.积极开展针对性强的家庭教育
充分利用并发挥好家长学校的作用,教育并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价值观,杜绝将家庭学校功能单一化,切实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体系的构建。利用每周一早上的班队会课,邀请家长讲课团进校,和学生共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定期召开校级家委会会议,了解家长需求;疫情期间,定期进行线上家长会,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三)科研工作
1、在研课题管理
(1)“新优质”项目。结合教学处“打造升级版课堂”教研活动,以“开架式教学”为关键词,赋予“开架式”新的内涵,积累相关案例和课例。
(2)在研课题管理。学校目前有两个在研课题——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武宁路小学智慧校园评价系统设计与实施》、区一般课题《“动感中队”创建与探究型课程的整合研究》。参照区教育科研三年行动计划,对这些课题进行规范管理,不断累积过程性资料,为课题的结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3)新立项课题开题。2019年度学校立项区级重点课题《小学走和跑教材1-5年级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区级一般课题《以家班共育,促家庭教育“知行合一”的案例研究》;区级个人课题《园校同伴互助的行动研究——以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我长大啦”设计为例》和《校内突发事件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实践研究》。严格按照区科研室规定的时间节点,做好各项课题的开题工作。
(4)区一般课题结题。组织区一般课题《“动感中队”创建与探究型课程的整合研究》的结题工作,回顾、梳理和总结课题研究历程,完成结题报告的撰写。
3、教育征文指导
鼓励和组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结合工作案例,积极撰写各种类型的科研论文、案例、课例、调查报告等,积极响应有关部门发出的征文启示。
(四)队伍建设
职初期:做好“见习教师培训”项目,合理规划新教师的入职学习、培训和发展,通过“通识培训”与“师徒带教”,把好“入门”培养的关。
青年期:组织开展“智青春,慧梦想”沙龙,依托区工作室、学科指导团队的培养力量,在既有一系列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与实施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反思、深入推进、创新发展,依托“云端”模式,做实、磨亮“智慧沙龙”品牌,促使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
成熟期:创设多元平台,通过课堂调研的诊断、二度设计的雕琢、托管送教的锤炼……摸索教学策略,追求教学艺术;提炼教学思想,刷新教学思维,加速骨干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使骨干教师在不断的“加压”过程中努力走向卓越。同时,创设机会,鼓励骨干教师参与“普陀杯”教育教学评优活动,帮助成熟型骨干教师实现教育梦想,坚定教育信念。
青蓝携手:作为嘉定区第二个跨区合作的公办小学,武宁路实验小学于今年9月正式成立。作为支援学校,武宁路小学将选派各年级、各学科的骨干教师通过定期赴武宁路实验小学示范执教、听课评课等,开展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的指导活动,在教学常规、教学理念,特别是教学行为的改变等方面,努力起到示范引领、同伴互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