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
复验申报表
学校全称上海市普陀区武宁路小学
联系人范月婷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2019 年10 月26 日
普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制
普陀区教育局监制
申报承诺
本单位自愿申报“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复验评估,并对以下事项作出郑重承诺:
1.《复验申报表》中所填写的各项内容和所提供的所有附件材料均真实准确;
2.仔细阅读有关评估文件,并实事求是地完成自评自查工作;
3.在接受复验过程中,积极配合评估专家与评估工作人员,为其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
4.评估期间,不向评估专家赠送礼品、礼金及有价证券等。
校长:孙纳新
学校(盖章):
2019年 10 月 26 日
表一、学校概况
学校全称 |
上海市普陀区武宁路小学 |
达标年份 |
2017年 |
||||||||||||||||
地址 |
上海市普陀区东新路340号 |
邮编 |
200063 |
||||||||||||||||
学校性质 |
√公办 □民办 |
||||||||||||||||||
√小学 □初中 □高中 □完全中学 □其他 |
|||||||||||||||||||
学校规模 |
班级数 |
* |
学生数 |
* |
|||||||||||||||
学校是否是寄宿制学校 |
□是 √否 |
||||||||||||||||||
校长 |
孙纳新 |
职称 |
中学高级 |
任职年限 |
* |
||||||||||||||
心理健康教育分管校长 |
俞芳 |
电话(手机) |
*** |
||||||||||||||||
心理辅导教师 |
范月婷 |
职称 |
小学一级教师 |
专兼职/资格证书 |
专职/上海市学校中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
心理辅导教师 |
邓志斌 |
职称 |
小学一级教师 |
专兼职/资格证书 |
兼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
心理辅导活动课时及安排(每学期总课时) |
总课时126(三年级共七个班每周一节课,共18周) |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架构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制: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检查和考核;心理咨询室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与协调;心理咨询专职教师及班主任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保证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中: 校长室:负责确定学校心理教育工作总目标,选定心理教育工作组成员,对工作组的任务出明确的要求,并严格监督、管理,为工作组成员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所需的各种支持。 心理咨询室:专兼职教师、心理辅导员组成,参加心理辅导课程教学、负责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议和顾问、对其他老师家长进行培训指导、负责学校心理测量和档案及其使用、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做好转介工作。 心理社团:由在校学生自愿组成的心理社团组织。社团宗旨是:提升自我,服务他人。心理社团是一个学习心理辅导、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地方。是一个心理健康宣传指导的阵地;还是一个及时了解同学心理动态和心理困惑的助人团体。 医务室:负责检查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配合心理咨询室排除身体疾病,及时地进行心理辅导。 总务室: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大队部:协同心理教师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班队会等心理辅导活动。 班主任:协助搜集学生资料,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发展,了解学生的共性及个性特点,注意发现和协助解决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教育工作组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教育、指导工作。并参与心理辅导活动。 全体教师:关注任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在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科研。 教研组长: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指导全体教师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专职心理老师: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心理需求选编心理辅导活动课,进行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并在活动中发现个别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取得联系,使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方式得到尽快解决。负责对教师、家长、学生心理辅导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心理宣传员:为心理辅导室做好服务工作、参与班级或伙伴心理辅导,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宣传。是由班主任老师和教师选出的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助手,其任务是在心理辅导活动中起骨干作用,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发现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及时向老师反映,使其得到尽快解决。并在心咨询室担任热心服务员,为教师、学生服务。 家委会:协同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心理教育指导活动。 |
|||||||||||||||||||
学校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制度列表: 学校为了保障心理健康工作有序开展,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其目的是为了规范、激励、评价全校教师,具体制度有:《学校总体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制管理制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激励制度》、《心理咨询师守则》、《沙盘室规章细则》、《团体辅导室规章细则》、《心理信箱规章细则》、《放松室规章细则》,《心理危机预警、防范、处置及干预制度》,《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制度》《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制度》。 相关制度的制定,更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工作职责和考核机制,从制度层面激励和保障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运行。如: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学校特别关注部分心理有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的行为表现,通过专业的测评得出结论,建立了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为这些特殊的学生配备指导教师,明确其他任课老师的任务。有侧重点的进行文化课辅导,开展同伴互助,同时积极联络家长,做到家校合作。相应的辅导教师团队,在教师绩效考核中有一栏明确给予奖励。 |
|||||||||||||||||||
表二、学校现行规划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注:可续页。
表三、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019学年武宁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标志,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中小学学生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和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方面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又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二、工作目标1.小学低年级:帮助小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学会与新老师、新同学交往尽快让学生了解新学校环境,学会与他人交往,在友好、谦让的交往中体验友情。2.小学中,高年级: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交往中的困难,培养学生自信、顽强的心理品质,以及面对挫折,永不言败的精神;养成乐于与同伴、家长、他人合作的集体意识,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良好人格。三、主要内容分析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思维发展、品德培养和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最易出现行为问题的时期。孩子的问题往往隐藏着他们真实的担忧、愤怒、失望、伤心等。孩子的心理和情绪状态,主要是依靠行为语言来表达。音乐治疗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学、心理学和医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从干预机制上讲,音乐治疗通过调节情绪进而促使个体转变认知,达到身心功能的整合,较之传统心理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实践中,只要是系统地、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音乐作为手段从而达到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目的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活动,都应属于音乐治疗的范畴。综合以上因素,结合小学生身心功能均处于积极的发展变化中这一特点,我校长期以来开展的“音乐辅导为主体的心理社团以及心理宣传周活动”运用音乐治疗的多种方法对小学生进行了系统干预,旨在激发学生积极的自我认知,感受同伴的情感支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体验合作、创造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和教师的指导语进行自我放松和自由联想,逐步达到缓解紧张和焦虑、增强行为控制能力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六大”主题活动主题1.心灵成长以团体咨询的形式针对某些情况相似的学生提出的烦恼进行集体辅导。主要解决内容:a男生女生 b情绪加油站 c人际交往 d生命的启示 主题2.心里话大家说1)通过学校广播的形式如:a 针对某一学生的心理困扰展开讨论。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案,采用自助的形式,相互完善心理健康。b 宣传心理健康教育2)通过板报的形式如:贴小标语,激励词,手抄报等形式。提示:由学生自办,可在班级、墙报、黑板报中开辟专栏。其宗旨是让学生交流各自的内心世界,介绍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问题讨论和心理辅导。 主题3.与心灵对话针对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不适应,进行面对面的心理辅导。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生活。 主题4.互动地带1)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家庭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现状,提供方法,予以帮助。沟通形式:a 家长咨询热线 b 互动信箱 c E—mail2) 与教师沟通把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各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沟通形式:a 学校广播宣传 b 心理辅导教师问卷 c师生互动 主题5.你的心事我来听开设“悄悄话信箱”让有困难的学生吐露心声,用信件的形式与学生交流。避免了学生碍于面子不愿进入心理咨询室的弊端,在教师与学生的信件交流中逐步的与学生建立信任源,从而及时的进行心理问题的讨论与辅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主题6. 完善学校心理社团,改名为“一爱”心理社团。百变表演师:心理剧的表演,策划,心理游戏美丽宣传员:宣传心理知识,记录成长足迹的心灵编导广播小天使:每周广播心理经典故事,把身边的新闻题材通过广播和大家分享。心灵观察员:校园采访,观察生活中发生在周围的心理现象与困惑开展相互辅导。四、教学措施 (一)创设和谐宽松的心理环境1.开设你的心事我来听“悄悄话信箱”让有困难的学生吐露心声,用信件的形式与学生交流。避免了学生碍于面子不愿进入心理咨询室的弊端,在教师与学生的信件交流中逐步的与学生建立信任源,从而及时的进行心理问题的讨论与辅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2.以团体咨询的形式针对某些情况相似的学生提出的烦恼进行集体辅导。主要解决内容:a学会感恩 b学习障碍 c人际交往 d暴力倾向 e自我成长 3.创设一个充满爱意、整洁宁静的心理辅导室,帮助学生调节情绪、排解烦恼。积极实施微笑教育。将之落实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努力做到三个百,即“100%的爱学生,爱100%的学生,被100%的学生爱”。(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全面渗透心理辅导1.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和德育相结合,和少先队工作相结合,和行为规范评比相结合,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发展的策略,为探究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2.课堂教学是学科渗透的主渠道,我们每位教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每位教师都要全方位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最佳结合点,进行研究,注意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3.心理辅导还要渗透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如游戏、体育活动、音乐活动、美术活动等,都要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心理沟通,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4.每天1小时开放心理咨询室,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除此之外,与个别学生的心灵沟通,我们要做到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之间沟通,做到学生有烦恼及时辅导不过夜,使学生能及时解除烦恼。5.及时总结个案经验,对典型个案进行个案研究,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三)努力做好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档案工作。1.以《小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为依据,认真上好三年级每班每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辅导、人格辅导和生活辅导。2.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性差异,倡导合作学习,调整和补充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四)做好资料积累,整理工作,以科研带动实践工作,争创区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学校。 |